时间:2017-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尝玉荷花、吃拉拉粉、品百年仙人掌

  

  /堪称古董的美食仙人掌

  

  /草芽

  

  /荞凉粉

  

  /百年玉荷花

  如今的建水,广为人知的原因除了悠久的历史或者紫陶工艺的精致古朴外,临安古城上空充斥着烤豆腐的炭火味、白玉一般的嫩草芽、比头还要大的一碗米线、让人猛然分泌唾液的酸石榴……同样成为留住人心的法宝。

  跟着建水古城小火车,除了可以尝遍上述美味,还能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云南人是“花吃”

  但没尝过百年玉荷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玉荷花,成了团山村人每逢春天时桌上的一道佳肴。团山,这座被世界濒危遗产基金会列为“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典范”的小村庄,是建水古城小火车的终点停靠站。如果你来到建水而没有走进团山,你不能说来过建水。

  玉荷花,光听名字就很美。如果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几乎是吃着花长大的,你尝遍玫瑰花、杜鹃花、石榴花、金雀花、南瓜花等菜市场常见的花;尝遍酱爆棠梨花、韭菜花鲊、玫瑰花糖等经过浓墨重彩加工的花;那玉荷花,估计你连听都没听过。

  它栽在团山村民家的庭前院后、田间地头,每逢春季盛开时,树上像是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村民招待宾客,就爬上树枝,用专用的、前端带有钩子的木棍将一簇玉荷花钩到面前。“团山历史悠久,有的玉荷花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农家客栈的老板说,“玉荷花好吃,我们与韭菜、洋芋泥、肉片等混炒,或煮汤煮粥,住店的客人几乎都要尝尝。”

  把百年历史的滋味吞进肚子里,玉荷花不是唯一。如果你去过团山,你一定知道每个导游嘴里一定会提到的“百年仙人掌”,它历经百余年仍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把嫩茎割下来入馔,也是当地的特色菜。“这是文物,也给吃进嘴里?”面对我们的疑问,一位姓张的村民说:“它每年都发嫩芽,不割它不吃它,会越长越大、把老房子压垮!”美女们最应该试试它,不仅防辐射,它还是天然面膜。

  征集

  如果你与建水古城小火车有不得不说的故事;如果你也对这段属于滇越铁路分支的米轨充满感情;如果你如今依然在与它打着交道……希望你能把你的故事与我们分享——关于建水古城小火车的一切。

  即日起至4月底,本报与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行“我与建水米轨铁路的人文故事”有奖征集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全省展开,欢迎读者和旅游、铁路爱好者与我们分享你们与建水古城小火车的人文情感故事。

  参与活动的读者,将有机会作为本报特邀嘉宾参加建水“古城小火车”开行仪式,体验建水古城和小火车的魅力。

  摘葡萄、吃拉拉粉

  让炎夏的舌尖激爽飞扬

  今年五一,建水古城小火车就开通了。正值炎夏,要逃开烈日、逃开高温,那请跟着我们,用清凉的美景和美食卸下紧张和烦躁。

  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葡萄,空气中散发着醉人的浓香……这是古城小火车沿途的“福利”。停靠在双龙桥站、乡会桥站时,你往前面走上十几米,就能看见成片的葡萄田、亲手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

  建水曾经是一片名副其实的大海,沧海桑田使昔日的浊浪滔天变成一马平川,中碱性并富含矿物的土壤孕育了生机盎然的迷人绿洲,也造就了当地葡萄独特的酸甜爽口、清凉润喉的特色。此外,不仅夏天有葡萄,春天还有草莓、秋天有石榴、冬天有橙子……古城小火车沿线的水果一年四季不断,你都可以闻着泥土的芬芳,把最新鲜的味道留在嘴里。

  刚到团山停车场,你的右边会出现一溜大红伞,最里面一家用白色粉笔在小黑板上写着“张氏老字号”的小吃店,你一定要坐下来尝尝,和老板张嬢嬢拉拉家常。团山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全村四分之三都张姓,而村里几乎全部人,都尝过张嬢嬢的手艺。玫瑰蜂蜜冰木瓜水、凉勺粉、炸洋芋、甜白酒,特别是拉拉粉,是她的佳作,卖了二十多年。“最先,我挑着扁担挨家挨户卖,后来就骑个大单车周边一个村一个村喊,现在就在团山支个小摊,大家都知道。”张嬢嬢性子爽朗,连住在团山采风的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都爱来她家。小曹上大三,来建水三个月了,画古民居建筑图是他的必修课。“张嬢嬢的拉拉粉我每天吃,回去还要帮同学带两块钱的炸洋芋。”小曹腼腆地笑,而我看见炸洋芋的袋子快撑破了,张嬢嬢还在不停往里面装。团山依山傍水、恬静秀丽,商业氛围不浓,几乎没有外地人在此开店,当地居民特别纯朴和善。

  从拉拉粉到木瓜水,虽然工艺烦杂,但张孃孃几十年坚持纯手工制作,从不掺和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添加剂。和她一样的,还有藏在民居里的小手艺人,只要你走累了,总有一碗自家制作的冰爽木瓜水在等着你。

  “我与建水古城小火车的人文故事”之四

  道岔险些出大事故

  年3月,我从铁道兵部队退伍后,来到建水火车站维修铁路。

  那时,建水这一段铁路还是寸轨铁路。小说《林海雪原》里夹皮沟的火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修筑拉运木材的铁路巧遇冬妮亚,都是修筑的寸轨铁路。寸轨,多用于森林铁路,但到建水的“个碧石铁路”,却是一条拉运个旧大锡的铁路。关于“个碧石铁路”,从年5月开工,直到年10月10日才建成通车,经历了漫长的21年5个月。其中的故事太多太多,以后慢慢叙说。这里,主要讲一讲我和建水小火车的故事。

  我来到建水车站后,车站只有三股道。人员也不多,20来人。有车站值班员、扳道员、信号员和我们线路工。整个车站人员属于不同的站、段,但和谐相处。

  李师傅是车站西头的扳道员,我和他关系特好。有一次,李师傅上白班时,在扳道房外面的水田里,抓到了一条茶杯粗的蛇。正在扳道房里剥着蛇皮,准备下班后黄焖。电话铃响了,值班员通知他把道岔由1道扳了开通2道。他按接发命令的程序复述了一遍之后,竟然挂了电话就继续收拾起那条蛇来,完全忘了出去扳道。

  汽笛一响,火车临近道岔,李师傅出去接车,猛然发现道岔未扳过来。这一下,他吓坏了。列车经过未开通的道岔,重则会掉道,轻则强行挤开道岔继续开行,都要算行车事故。不幸中的万幸,列车“轰隆隆”一声,只是挤开道岔就出站扬长而去,车上的人都没有发觉。

  但道岔挤坏了,怎么办?李师傅赶快找到我和另几个负责维修的同事,请我们帮忙把道岔修好。记得那时是4月份,天气酷热难耐,我们是早晚出工,中午休息。见李师傅一脸焦虑地找我们,大家一骨碌都爬了起来。

  听他说明原委,我们急忙拿上工具,顶着骄阳,来到出事地段。还好,小火车只是把道岔连接杆和扳道器之间的一个销子挤断、道岔岔尖变形。大约修了两小时,才把变形的岔尖调整过来,再换上一个新的销子,就算处理好了。只是岔尖的密贴长度还不够长,比我们早参加工作的耿师傅看了看,说:“不怕,过几趟车,碾压碾压,密贴长度就达到了。”第二天,我们再去看,果然,道岔完好如初。

  以后,我去到米轨线、准轨线,如果发生火车挤道岔,就没这么简单了。米轨、准轨火车重,对道岔的破坏相当大,维修难度大,有时是毁灭性的,要更换新道岔。现在,车站实现电气集中,全部自动化,无须扳道员,挤道岔的事故,完全避免了。

  在铁路上工作,就像火车一样,永远是流动的。第二年年,我就离开建水车站,调到开远去了。以后离建水车站越来越远。我离开建水火车站不久,“个碧石铁路”全线改为米轨,钢轨也由轻轨换成重轨。建水这一段也改为米轨。这是后话。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shuixzx.com/jsxxw/7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