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图|卢维前

责编|小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之前的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里写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

杜牧也好,王安石也罢。两位大诗人在诗中所写景象均为江南。江南风光旖旎,至今也是有口皆碑的事。但我今天要说的地方,颇与他们这两首诗中的美丽景色类似,那就是悠悠泸江河流经的建水县西庄坝子别样的“风景”。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登上西庄坝子里最高的山峰——大风山。大风山位于建水天华山水库区域,在山上能看到水库波光粼粼的画面,只是山上的水,流不到水库,而是流向泸江河。

我不知道脍炙人口的《西厢坝子一窝雀》是不是源于西庄,但站在这高高的大风山上,面对将古刹黄龙寺揽入怀中的群山,唱着这首优美动人的歌,鸟瞰建水古城小火车逆游泸江河到团山的西庄坝子如诗意、如画般的美景,是再也贴切不过的事了。

如今,泸江河两岸焕发出了青春活力,生机勃勃。

泸江烟柳

“泸江烟柳”是引用古临安的一个景致。为将昔日风光重现,建水人民竭力恢复和创新。经过政府几年的精心打造,一幅杨柳飘逸飞舞、河水汪汪吟唱、花儿绽开笑脸的风景映入人们眼帘。

泸江河水从位于西庄镇团山村委会的石屏县、建水县交界处涌入建水人民的怀抱起,携一路情意,把自然和人文元素荟萃的西庄坝子作为重要的文艺场地,边吟、边唱、边舞,一泻而下。穿过乡会桥、双龙桥、天缘桥、颜洞,奔向开远市的广阔天地……

建水人民在短短的几年间,把泸江河当作自己的女儿,给这条迷人的河流穿上的美丽的衣裳。

感恩的河水泛着绿色的清波,惜别两岸花儿的醉眼,依依不舍缓缓向前方。引来蜂蝶驻入枝叶、引来老牛俯首相吻,引来火车驶往圣地、引来“骑士”滚动的车轮、“引来”游人惊艳的目光……

双龙湿地

著名的双龙桥,本已熠熠生辉。湿地项目的置入,使得桥两头的景观大为提升,庄重、古朴、豪迈中多了绿色的成分、多了娱乐的元素。古桥牵引人们眼球的魔力在此自不必说,单就说这双龙湿地就十分引人注目。

绿得像新鲜的荷叶一样的星罗棋布的池塘,在杨柳和花草的裙带穿连中,宝石般地拴在一起。

池塘边垂钓的人们,选好宝地后脚上就像绑上铅球一样难以移开;起早贪黑的摄影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把相机拍得咔嚓响;池塘边上张开笑脸的花儿,个个精神抖擞,宛若列队欢迎宾客一样;连接一个个池塘的道路,如一条条哈达将池塘围绕。

湿地里最为得意的当数那些鸟儿了,人们在双龙桥上冷得得瑟,它们却在池溏上空、坝埂的树上欢腾着,一副无限满足的样子。

水打营村

西庄镇白家营村委会水打营村就坐落在双龙桥旁,双龙桥水景观的成功打造,给这方水土引来无限生机。

一来,各方游客会聚于此,不仅带来清新的气息,而且也给这个之前不惹眼的小村注入了空前的商机,村民在双龙桥头家门前做起了生意。

二来,政府全力打造“乡村城市化”的美丽家园,使村民的思想和村容彻底改观。因此,这个小村庄亮丽了起来,成为建水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标杆。

历史上富庶的西庄坝子,是建水的米粮仓,“鱼米之乡”的牌子树立了百年而不朽。现如今,时代的潮流掠过泸江河,流向了西庄深邃的坝子,也洗刷了这里的村民们的头脑。

hhrb_rw邮箱|rw

hh.cnQ群|长按上面图片,识别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
姘戦棿鍋忔柟娌荤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shuixzx.com/jsxxw/4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