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建水县紧紧围绕旅游强县目标任务,按照“恢复一座古城、擦亮两张名片、做强三个品牌、挖掘四类文化、打造六大景区,实现国际型旅游城市目标”的旅游发展思路,抢抓省委、省政府将建水县纳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和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机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打造“墨香古城?上善建水”,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基本情况

年,建水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建水县旅游业在新的起点转型升级、开创大旅游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契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作为建水县“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产业来重点抓、长期抓,两年多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圆满完成了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州旅发委组织专家对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了验收,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认定标准,通过了州级验收。目前,各相关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通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整体要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关于做好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整改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要求,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

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要举措

(一)完善管理机制,释放全域旅游发展活力。创新管理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分工责任。成立了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设立旅游综合监管调度指挥中心,骋任40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成立旅游巡回审判点、旅游市场监管所、旅游警察大队、全域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各乡镇设立16个旅游警察中队、12个旅游市场监管所,充分发挥乡镇和职能部门作用,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监察机制,构建全域旅游“1+3+N+1”综合服务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格局,实现旅游监管全覆盖、服务零距离。通过整合旅游要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旅游机制,全县上下形成了“产业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二)完善规划体系,强化全域旅游项目支撑。按照创建目标,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先后编制了《建水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建水临安古城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建水临安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建水临安古城景观资源评价报告》《建水县全域旅游规划》《建水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等旅游规划,并与整体规划有机融合,做到多规合一。制定下发《关于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和《建水县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奖励办法(试行)》,明确创建的基本原则、创建标准、目标任务、创建时间、工作措施等,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三)做好招商引资,拓宽全域旅游融资渠道。积极营造旅游招商引资环境,把握线索主动对接沟通,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做好项目对接和申报争取工作。建水县临安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紫陶小镇、西庄镇旅游特色小镇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面向全国招商和融资。与世界强企业上海复星集团、中国传媒集团中传国泰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同华侨城世博集团共同合作开发临安古城,引入乡伴文旅集团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7.51亿元。

(四)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全域旅游发展动力。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擦亮“两个千年”名片。着力打造以建水古城为载体的“千年临安古城”和以建水紫陶小镇为载体的“千年建水紫陶”品牌,临安古城、紫陶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获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暨景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31条历史街区风貌恢复及迎晖路、玉皇阁等片区建设稳步推进。临安府衙建成对外开放,朱家花园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崇正书院精品酒店、武庙片区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二是抓好产业融合,提升旅游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康体养生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新业态,和源万亩石榴庄园等农业庄园建设初具规模。双龙桥湿地公园、泸江烟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等项目扎实推进,古城旅游观光小火车受到热捧。三是实施厕所革命,改善旅游环境。紧紧抓住国家厕所革命的机遇,从建水历史文化特点、景区和游客需求实际出发,注重布点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以人为本,科学设计建设。年以来共完成27座旅游厕所建设,今年7月,顺利完成21座A级旅游厕所评定挂牌工作。四是推进特色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完成团山村、新房村、碗窑村等12个旅游特色村概念性规划,西庄镇团山村、新房村、水打营村获得州级旅游专项资金支持并已基本建成初见成效。五是强化服务设施,提升硬件环境。完成37块旅游指引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在城市公交站台安装40块全域旅游导览图;在火车站、汽车站、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等重要交通节点、部位安装8块全域旅游全景图;启动坡头白云山自驾游露营地建设项目,已完成7块景观石交通标识安装,已开挖5公里温泉区域游步道,完成1座木屋酒店建设。六是强化景区建设,打造A级景区。考棚景区、紫陶街景区被红河州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小组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七是提升城乡品质,打造宜游环境。结合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和“百日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城市、乡镇、集镇建成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道、铁路沿线及旅游景区、景点周边区域,村庄重点区域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切实打造宜游宜居环境。

(五)配套旅游要素,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一是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通往内地市县干道高速化、乡镇柏油路、行政村通达率%。元蔓、建(个)元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道线建水过境公路全线通车,建水一级客运站启动建设,火车站、零公里公交车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是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建水实际,推出建水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游线路,完善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让游客了解更多建水旅游信息。今年3月,由自主推荐、设计的自驾游线路“滇南建水,过桥米线烤豆腐”荣获中国自驾游线路评选短线饕餮类路线设计银奖及短线饕餮类资源管理铜奖,并载入中国自驾游年鉴《爱驾者此生必驾三十六路》宣传发行。三是提升住宿服务接待水平。全县共有住宿设施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星级特色民居客栈2家、度假型酒店6家、特色客栈20家,房间数间,床位数张。围绕六大旅游要素,打造建水餐饮与美食行业十大“名师、名店、名菜肴、名宴席、名小吃、名凉菜、名味道、名烤品、名糕点、名面食”,建水风味小吃街投入营业,翰林苑、听紫云、和院、琴鹤堂、竹叶轩等已经成为具有建水特色的古民居文化主题精品客栈品牌。

(六)搭建智慧平台,构建全域旅游信息系统。对接省、州“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内容,引进上海多棱镜公司开发智慧旅游平台,加快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景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开设“建水县旅游网”,开通“建水旅游”微博,“建水旅游”“上善建水”







































中科爱心救助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shuixzx.com/jsxtq/4794.html

------分隔线----------------------------